雲林縣稽查垃圾分類,
台中seo優化
,以紙容器、生廚餘未正確分類最多。圖/雲林縣環保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
求職面試技巧
,將近半世紀前,
SEO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把這一天訂為世界環境日,
買房
,成為現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採取環保行動的重要平台,
中山區 實價登錄
,每年也用一句話提醒人們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
商標專利申請
,以涓滴成河的力量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聯合報在這天推出「紙容器的不歸路」調查報導,
商標授權使用
,為讀者追查每天被大量丟棄的紙餐盒、紙杯等各種紙容器的流向,了解紙容器在應回收而未回收再利用的過程中,到底哪些環節出了狀況,藉此提醒政府主管機關、企業和民眾跨出正向改變的下一步。 一如報導前的猜測與質疑,記者從辦公室的垃圾桶一路追到回收場、焚化廠,看到的多數是令人沮喪的畫面,唯獨慈濟的環保志工,非常認真地把一個個沾上油膩與食物殘渣的紙餐盒、咖啡紙杯妥為清潔,整理打包送往回收處理廠再製成紙漿,走完「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之路。不方便清洗、囤放回收的障礙,讓消費者顧不得回收標誌的提醒,把為數可觀的紙餐具、紙容器都丟進一般垃圾桶,這是人的惰性使然。換個角度想,有沒有哪些方法能夠扭轉這個局面,改善每個環節,讓回收變得容易,中止紙容器「從搖籃到墳墓」的不歸路?其實是有的,只是負責的官員不太願意負責任地思考解方,就連紙容器是「容器」這件事都講不清楚,讓不少民眾長期誤以為是紙類,甚至是垃圾;用過的紙餐具對消費者來說一無是處,不像電池、廢紙能換錢,所以回不回收當然無感。對於扮演資源回收要角的回收及清運業者,之所以排斥回收紙餐具,更是要迴避上游消費者留下的麻煩,包括難以清理的食物殘渣與惡臭,以免被檢舉而收到罰單,得不償失。這整個回收系統從一開始就注定要崩解,以主管機關環保署為例,管紙容器和資源回收的就有三個單位,一個負責向生產紙容器的業者收回收基金,一個管垃圾與資源回收,另一個負責督察垃圾流向;長期「三權分立」的結果,就是管不好,這也是環保署連紙容器回收率都說不清楚的原因,而咱們的立法委員竟然也可以容許環保署長期打迷糊仗,箇中原委實在耐人尋味!如果不能重建紙容器的回收再利用體系,讓一切公開透明,麻煩政府不要再吹噓台灣的資源回收做得多好,否則只會丟台灣的臉!看更多報導:消失的紙餐盒 回收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