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
加盟創業
,理論上立法院監督行政院,
土魠魚料理
,行政院對立法院就算心有不滿,
醉雞料理
,大概也都很少敢直言斥其不是。如今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對立院開砲,
調理食品
,勢必引發立委圍剿,
油甘
,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假如連政務官都受不了立法院的效率,一般民眾又會怎麼看待這個已然失能的國會?
立委杯葛議事有兩個面向:其一是立委或因政治立場和意識型態不同,藉由癱瘓議事不讓特定法案過關,或只專注在政治議題而忽略民生法案;其二是立委因利益考量,刻意推動某些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法案,或阻擋某些妨礙其利益的法案。
而不論哪一個面向,都是造成立院立法效率和品質低落的原因。「協商制度」被玩得走火入魔,任何一個政黨甚至個別立委,都可以杯葛自己不想要的法案;假如當上委員會召委,還可以一手遮天,只排定自己想要的法案。結果就是委員會充斥口水和抗爭,院會成為立委的角力場。
以目前立法院「關切」的法案為例:內政委員會今天排定的是「政務官有無國外永久居留證」的專題報告,這是一周前、甚至是上上次總統大選時的議題,重新被拿超來炒作,浪費所有立委和官員的時間;難道內政委員會沒有更重要的案子可排?
當年林義雄大力推動國會席次減半,藉口之一就是「席次減半,提升立委素質」。但其結果,卻是「立委減半,素質沒提升,權力卻加倍」;結果就是每個立委在立院都是一方之霸,誰也不聽誰的。減不減半或倍不倍增,其實和立委的效率品質毫無關係。
不管有沒有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立法院的議事效率長期以來都為人詬病。這次開砲的,不是什麼社運團體,更不是普羅大眾。監察院曾經停擺三年,但民眾絲毫無感,讓人譏笑監察院是「雞肋」,但重新開會後的立法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