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網路預約計程車(網約車)新政實施一周年來,
好吃小菜
,多個城市的消費者抱怨「再也叫不到便宜的車」;同時網約車上路嚴格,
清境農場
,司機利潤也沒以前高,
自然排序
,導致網約車愈來愈少,
無骨鳳爪
,大陸又回到以前「叫車難、打車貴」的窘境。去年7月底,
清境農場
,大陸公布網約車管理辦法,
台北租車
,各地方政府對網約車業者、車輛、司機三方面規定更嚴格標準,北京、上海提出「人、車都必須是本地籍」要求,對車輛的排氣量、軸距等方面也加以限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各地新政之下,網約車平台疲於申請各地牌照,但符合新政要求的車輛和司機大大減少。目前,大陸有130家網約車經營平台,只有神州專車、首汽約車、滴滴出行等19家獲得了大城市的經營許可證,網約車駕駛證發出10萬多本,車輛運輸許可證發出五萬本。這對龐大需求的網約車市場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此外,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是因對司機的補貼減少。滴滴快車的孫姓司機稱,二○一五年年是滴滴推廣專車和快車業務的時候,那時候補貼可高了,每天都能跑人民幣2,000至3,000元,每個月都能掙人民幣一、兩萬元,身邊做滴滴司機的朋友也愈來愈多。在網約車新政之後變了樣,「現在補貼太低了,就是雞肋,每天就跑個五、六百元,去除成本後也就賺200多元。」除了司機,網約車業者的日子也難過。在各地新政的要求之下,網約車平台要申請牌照得先註冊分公司,但過程繁瑣、證件複雜,有人計算300多個城市申請完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在企業負擔和盈利等壓力之下,對司機的補貼減少,這也導致打車難、打車貴現象再次出現。網約車剛開始時,數十萬輛的網約車大大緩解打車難困境,網約車幾乎是出行的不二選擇。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