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三個分域,
台中市南區養護中心
,中國史改在東亞的架構下討論,
台中市護理之家
,引發外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十二年國教已實施五年,
乾癬
,課綱遲遲無法上路,
設計感行李箱
,讓當初的教育理想無法完整實踐,
安達
,甚為可惜。教育部去年宣布課綱延後一年實施,
皮膚潰瘍
,目前雖然還有許多爭議的課程待審,
肌膚天然保濕
,仍不放棄加開會議審議,
台中女子美容
,想趕在今年公布、明年實施。這樣的積極態度,
耐用 行李箱
,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相當佩服,也從另一視角提供意見,讓決策者參考。 我國中小學課程發展,以一九九八年九月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為分水嶺,之前稱為「課程標準」,之後則是「課程綱要」。原課程標準採取由上而下,教科書都是國立編譯館統一訂定,學校或教師幾乎沒有課程發展的權力,遑論選書權。直到四一○教改運動,教育部決定用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才逐步將課程與教學的自主權下放給學校教師。當時為達成政策目標,乃邀請民間團體和相關領域人士參與課程設計和審議,激盪出許多長期被文化霸權主流價值壓制的邊陲聲音,也納入課程實質內涵,如文化認同、性別平等、族群意識等議題。這在當時是一種進步,更是革命性的思維,產生不少爭議。考量課程綱要貿然實施,會影響一世代學子的人力素質,直接衝擊國家競爭力,為求謹慎穩健,先由三百餘所國民中小學程試辦,九十三學年度才全部實施。這個經驗可給我們一些啟示:多元參與,有助於消弭文化霸權;小規模分階段試辦,以時間爭取空間,可以降低衝擊和對立。過去兩年課程審議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多方人馬進行政治角力,教育專業常被忽略。從霸權的概念來看課綱審議(或爭議),我們可窺見某些知識分子正利用這個機會,建立符合自身意識形態的學術霸權,進一步形成新的文化霸權;另一方面,非學術(科)專業人士,則搭上這班列車進入決策核心,假正義之名,挑戰教育專業,形塑另一種更令人擔憂的民粹霸權。當年好不容易讓傳統的文化霸權逐漸退位,如今新的文化霸權悄然來至,能不讓人毛骨悚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