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瘋創業,
台北夜店
,海基會昨舉行大陸台生座談聯誼活動,
自立支援
,約七、八十名參與的台生中,
台中一日遊
,不少人關注創業問題。面對大陸積極推出政策吸納海歸人才創業,
包車機場
,招募台青創業來勢洶洶,
iBET
,有台生反問台灣政府因應對策;也有台生直言,
機場接送共乘
,政府提供創業資源太少,
健康險推薦
,且程序繁瑣,
水煮餐
,「等錢下來,
漢堡排
,公司都倒了」。大陸青創基地雖然極力向台灣青年招手,不過來自台灣的「創業導師」陳炳宏提醒,大陸政策補貼固然吸引人,但「如何對接市場」才是真正考驗。他也說,台灣年輕人聰明不是問題,但「內存不足」,格局小,若創業僅小打小鬧追求小確幸,常以失敗告終。將赴大陸攻讀研究所的張馨方,大學時期頻繁與大陸交流,曾和一群北大學生共同創立教育事業,單筆投資就獲得大陸五百萬人民幣創業資金,外加上五十萬元的生活補助。雖因人無法常駐大陸,最後她選擇退出團隊,但此次經驗燃起她對創業的興趣。她想像爸媽一樣留在台灣打拚,積極蒐集台灣創業補助訊息,卻失望發現,台灣政府提供資金甚少,「我身邊很多創業者都是從美國、大陸獲得天使投資,如果台灣有這麼多創業人才,為什麼不是從政府得到援助?」目前包含經濟部及國發會均設有創業補助及創業基金,但相較於大陸國台辦舉辦陸生交流活動,安排參訪大陸青創基地,招攬人才返鄉創業,海基會則未主動向台生介紹台灣的創業資源。海基會昨舉行大陸台生座談聯誼活動。記者郭玫君/攝影 分享 facebook 陸委會主秘李麗珍表示,兩岸政策立場不同,目前台灣創業方案「不排除」大陸台生,但因資源有限,以在台求學青年為優先,因此不主動向在陸台生宣傳鼓勵,盼藉此吸引人才留在台灣就學。不過大陸國家主導下,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創業基地、孵化器未必適合台灣人。天津台協理事陳炳宏在大陸打造純民間資金的創投平台,他說,台灣人在大陸創業最欠缺的不是技術,而是怎麼對接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對接市場這一塊我們很蒼白。」他也坦言,大陸官方孵化器常只是實現落戶、補貼政策,不在「經營」,但下半場才是考驗的開始,這也讓民間成立的孵化器漸成趨勢。對於赴陸創業,陳炳宏點出台生有「內存不足」問題,並非聰明才智比不上陸生,而是執行力、團隊意識、速度落後陸生。「他們速度快得嚇人,想好五分、七分就開始做了;台生總要想到盡善盡美才做,一抬起頭,市場已經沒了。」「在大陸這個不缺人的地方,想清楚你的定位在哪裡?」北京大學近代史博士馮國華提醒,專業才是根本,許多台生汲汲營營到處交換名片、參加座談會,但當你沒有專業時,名片並不值錢,把時間放在課業才是最大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