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說明開放純網銀設立的政策內容以來,
產品代銷
,經媒體多次報導,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一般民眾也開始關切這個所謂銀行業內的「鯰魚」將產生何種影響?但也產生了一些風險迷思。各種迷思中,
漸進式排名
,最大也最被人接受的迷思是純網銀的資安風險遠高於有實體分行的一般銀行;理由是純網銀完全電腦化,
專營FB粉絲團
,幾乎全部作業都在網路、雲端運作,
台中操作排名
,一旦資安沒做好,整個系統可能會垮掉。事實上,有實體分行的一般銀行除了在櫃台與客戶互動時有少許人工作業外,幾乎完全電腦化,各項作業也都在網路、雲端運作,一旦資安沒做好,整個系統也可能會垮掉。 多了一些實體分行就會使資訊更安全嗎?反倒相反,實體分行愈多,員工人數愈多,要做好杜絕社交網路釣魚的資安保全困難度就愈大,一旦被植入木馬程式,駭客就有裡應外合的入侵機會。相對之下,純網銀的人力精簡,除了資訊部門,就是業務規劃開發、法規遵循、內控內稽和客戶服務部門,做好杜絕社交網路釣魚的資安保全,相對於一般銀行應有較高成效。甚至,純網銀因沒有實體分行的負擔,可投入更多的資源在資安設備,對防止類似DDoS類型攻擊,更游刃有餘。另外一個常被提出的風險是流動性風險,一般認為網路上任何運作快速難測,一但有謠言閒語,網路可能出現大量提領,使純網銀發生擠兌,產生流動性風險。論者還舉某家原生性數位銀行,優惠存款屆期時大量轉出為例,認為純網銀的流動性風險遠高於有實體分行的一般銀行;甚至一般銀行一旦某分行發生擠兌,人潮出現,馬上會引起主管機關的關注和救援。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事實上,資訊傳遞快速的網路時代,有實體分行的一般銀行,一旦某家分行發生擠兌,馬上會引發幾乎全體分行的擠兌,嚴重性可能還高過純網銀;主管機關的關注和救援是站在金融穩定的高度,不會立刻跳出來救火。目前的存款保險制度,適用於一般銀行與純網銀,是因應流動風險的第一道防線。第三個常被提及的是法遵風險,認為純網銀若由科技業主導,由於科技業的文化基因是創新,可能對法遵落實不清楚或不落實。事實上,要開辦銀行就當守法,不因基因而異。法令多如牛毛的金融業,無論是一般銀行或純網銀,法令遵循上都需仰賴資深人員,純網銀有低營運成本優勢,反倒可挖角資深法遵人員;甚至純網銀的科技優勢,可使用人工智慧導入法令遵循,對於法令修正變更,更不致有所缺失。目前金融機構也都投下鉅資購買法遵系統、洗錢防制系統、高風險客戶名單等,這是不分一般銀行或純網銀都要建置的。純網銀不因是科技業主導就不建置或不落實。因此,能被金管會選中的「鯰魚」,應都能建置且落實法遵規範。純網銀最大的風險在引入客戶時的KYC(Know Your Customer, 認識你的客戶)風險。一般銀行在分行臨櫃開戶,櫃員可即時辨識是否為本人,現場拍照存證,完全落實知道Who you are(你是誰),但純網銀若只靠雙證件開戶,只能知道What you have(你有什麼證件),為避免假冒,通常需要開戶者提供一般銀行的帳戶加強認證,藉著他行所完成的Who you are確認,來完成KYC。其實,有關強化雙證件以外的KYC技術,已有許多新創公司提出產品,未來都可幫助純網銀不必借道其他銀行來落實KYC。總而言之,純網銀不會因為沒有實體分行而使資安險、流動性風險或法遵風險提高,要注意的是落實KYC。(作者是前金管會委員、東吳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