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政府每年紀念二二八,
包起來
,紀念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與遺忘鬥爭,
台中女子美容
,也是為了消弭仇恨並且促進和解,
黑糖棒
,但紀念了這麼多年後,
求職面試
,台灣社會的暴戾之氣卻始終揮之不去,
黑糖家
,而且於今尤烈。年輕學生跑到慈湖潑漆蔣介石棺木,
求職面試成功案例暢銷書
,也許自認動機正義凜然,
大光街
,但他們講的那兩句話,
早午餐必吃
,「中國人就滾回中國去」,
珍珠奶茶
,以及「沒把他屍體拿出來鞭屍已經很客氣了」,卻是不折不扣的仇恨言論,讓人不得不心有所憂。仇恨言論可能激發仇恨,這是邏輯的必然;仇恨言論可能引發模仿,也有經驗可資佐證。台灣社會有關族群的仇恨言論所在多有,這些言論在法律上也許受到保障,但在倫理上卻不得不接受檢驗。陳水扁過去的「太平洋沒有加蓋」,年輕學生的「中國人滾回中國去」,雖屬表意自由,但其可能後果卻不應等閒視之。仇恨言論應否受到憲法或法律的保障,歐美大不相同。歐洲對仇恨言論有法律規範,美國卻至今仍以表意自由處理。經典案例是,一位三K黨的領導人,因為說「黑鬼最好被遣送回非洲,猶太人應該滾回以色列」這句話,在州法院被判決有罪,但最高法院卻推翻了有罪判決,大法官的理由是「沒有證據表明說話者正在激起當下的非法行動,或者將來可能發生的類似行動」。台灣法院對表意自由的認定,與歐洲有異,而與美國相近,因此類似「中國人滾回中國去」的言論,如果涉及訴訟,其結果亦應與美國判決相距不遠。但在法律範圍內可為之事,在倫理範圍內卻未必盡然,尤其族群問題在台灣始終是一根脆弱的弦,很容易因仇恨言論而一碰即斷,不同族群的人必須謹言慎行,負有族群和解重責大任的政府領導人,更不能對仇恨言論置若罔聞。228當天慈湖老蔣棺柩遭潑紅漆,其中1名楊姓女子說,中國人就該回到中國人土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以美國為例。一九六○年代後,有關種族平權的問題,雖然在憲法與法律層面上都已獲得確保,但在現實社會中,有關種族的仇恨言論,半世紀以來卻從未銷聲匿跡,但所幸有輿論的道德批判,也有政治人物不分黨派的譴責,而未讓仇恨言論普遍化。不久前維吉尼亞州爆發種族衝突,川普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之所以受到輿論的撻伐,就是因為政府領導人在種族議題上必須清楚表態,模稜兩可或鄉愿和稀泥,釋放的都是錯誤訊息,都間接助長了仇恨言論的蔓延。再以台灣為例。年輕學生到慈湖潑漆後,緊接著就有人想硬闖蔡英文父親墓地,也有人強拆公投盟帳篷,還有人到日本代表處潑漆,並且高喊「死日本鬼滾出來」,這些一連串事件,就是仇恨言論引發仇恨,仇恨言論有蔓延效應的具體例證。但對這些仇恨言論,輿論卻出現兩極化的反應,支持者表達致敬,反對者卻惡言痛罵。在賴清德於立法院對潑漆事件表態「社會不能接受,我也不贊成」之前,相關政府領導人無一人置一詞,總統府更是沉默至今。賴清德的表態雖值肯定,但猶嫌不足的是,他對類似「中國人滾回中國去」這樣的仇恨言論,沒有一併抒發他的憂慮。威權時代的政府領導人,一言一行都有風行草偃的效果;現在的政府領導人,雖然不再有如響斯應的影響力,但對有礙族群和解的仇恨言論,總該找個機會說幾句有和解意味的話吧?尤其是總統,因為她是舉國最有行使國家和解話語權的人。(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