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市長提出了高雄「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簡稱「自貿區」),
電動車價格
,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國民黨全力支持,
豬肉漢堡
,民進黨則全黨阻攔,
黑糖醬
,儼然已成總統選戰主軸之一。我們可以檢視近年力推以服務創新型「自貿區」為主的韓國和馬來西亞,
2019關鍵字
,看看它們對吸引外資是否真的具有成效;若確實有效,
台中專業美容
,再看看我們可以放進哪些內容。韓國從2003年開始推動八個自貿區,
手作輕食
,2003~2009年為基礎建設期,
Tea Work
,2010~2014年為項目建設期,
台中茉莉護膚
,2020年為完成年。以聯合國的外資「實際流入」資料(不是核准資料)來整理分析,
台中肩頸按摩
,先比較台灣和韓國吸引外資的變化,檢驗其自貿區是否產生實效? 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韓國之前,台、韓吸引外資數量大致相等,但韓國人口約台灣兩倍,表示台灣吸引外資能力其實超越韓國。 但是,金融風暴讓韓國企業大量破產,向國際貨幣基金大量借貸下,被要求開放外資項目,因此破產大企業被併購下,外資流入量大幅超越台灣,1998~2002年期間達到台灣的2.7倍。但2003~2007年間雖然回跌,卻仍以兩倍大幅超越台灣,這剛好和韓國展開「自貿區」建設的時程一致。而到下一個五年(2008~2012),外資流入更劇升到台灣的4.1倍,應是因項目建設大量展開,外資要掌握捷足先登之優勢。而最近的五年間(2013~2017),若台灣不計華亞科和漢微科兩大特殊被併購案,則韓國外資流入仍高達台灣的四倍,其年平均為110億美元。看來,韓國以自貿區吸引外資的策略頗具成效。另外,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從2006年開始推動了一個宏偉的自貿區方案,稱為「伊斯甘達」(柔佛州蘇丹名)計畫。在1990年代,馬來西亞憑藉礦藏和豐富資源,吸引外資一直顯著超越泰國;但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馬來西亞所受衝擊不亞於泰國,外資流入大減,在1998~2007年間僅有泰國的0.6倍。但2006年開始的「伊斯甘達」計畫吸引了顯著外資,讓2008~2012年的五年間,外資流入已和泰國無分軒輊。而到2013~2017年的五年間,外資更大幅超越泰國,為後者的1.5倍;和韓國一樣,五年年平均引入約110億美元,兩國都大幅超越台灣。由於馬國外資大量湧入,創造了80萬個工作機會,經濟成長率提高到5%,給了鄰近的泰國頗大壓力,泰國終於從2018年開始,推出「東部經濟走廊」自貿區計畫,龐大的投資包括了機場和商港。顯然,馬來西亞的自貿區也相當成功,進而刺激鄰國積極投入。因此,從韓國、馬來西亞兩個積極推動自貿特區的例子來看,的確都吸引了顯著的外資,帶來新創企業,也提高了經濟成長。兩國分別吸引到十所外國著名大學的分校,這些學校和一些國際醫院都設置於法規鬆綁的特區;馬國更吸引到樂高樂園、Hello Kitty樂園、松木影城、小人國等,達到了國際醫療、旅遊、教育、宜居的綜合聚集效果。那麼,台灣若要在高雄進行自貿區規劃,可以做甚麼呢?首先,當然是早已列入「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國際教育、智慧物流和國際醫療,其次是國際金融、區域總部、研發製造、休閒旅遊、智慧購物、宜居樂活等;目標是讓頂尖的國際企業員工願意在此研究創新、募資、高端製造、安全製造(指無資安疑慮)、運籌、生活、休閒。這些都可由地方規劃後向中央申請,中央只管法規開放和提供必要基礎設施。至於「農業加值」,其實並非自貿區重點,若農委會認為會傷害台灣農業,就不要允許它設立或引進加值,不必動輒認定是要賣台或統一。而若擔心為北京「洗產地」,可將增值要求從35%再提高到50%。一切都要對台灣整體經濟利益最大化,讓中央放心才行。但若還推說不能做,那就是「政治100分,經濟0分」,不願讓台灣經濟有新出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