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acebook 焦伯伯,
台中改眉色
,焦廷標先生走了。我與焦伯伯分屬不同行業,
台中改唇
,少有機會親近;在一次偶然機會一起去訪揚州,
遊覽車一日遊
,幾天相處就令我肅然起敬。他不只是一位成功企業家,
925項鍊
,而且是學術豐富,
關鍵字行銷
,有思想的企業家,
SEO
,正是我一直呼籲,
網路行銷公司
,想好好推廣的「清富」典範。我敬佩的是,
黑糖
,他對莊子「心齋」的了解,不只了解還真正用心修持。他說他曾病得很重,在生死邊緣徘徊多時,那時他時刻以「心齋」淨化自己,竟因此健康了回來。他把心得註解成冊送人,並說莊子是修行人,不只是論理而已。由「心齋」、「坐忘」、「物化」、到「朝徹」、「外天下」、「無古今」…都是修持功夫。除了「心齋」,還送我一本呂洞賓的「太乙金華真經」,要我好好研究。從這裡就可知焦伯伯是怎樣的「清富」典範。 焦伯伯人很親切,臉上常掛著笑容,那笑容是多年做事的「堅定」,以及心靈安靜的「親切」合在一起的笑容。在這笑容催使下,又引出我研讀「心齋」的興趣,並也在打坐時試探其奧秘。心齋是莊子在「人間世」中,以顏回與孔子的對話,借孔子的教導來提出他「心齋」的看法,因為一談起莊子很多人都以為很深奧不易懂,我也不想說文解字,只想淺顯把這深奧的「理」講清楚。並進一步探索為什麼心齋可以治病。有天,顏回向孔子辭行,他想去衛國幫國君治國,救人民於水火。孔子阻止顏回,說要在剛愎自用君王底下做事,光是學問道德,滿腔熱忱是不夠的。古代的關龍逢、比干都因此以身殉道。於是開始為顏回講「心齋」。莊子講心齋,一開始就提出「若一志」。古今大都把這句解釋為「集中精神,專一心志」。我與焦伯伯在這句討論很久,結論是:應把「一」解作「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的「一」。這「一」是宇宙原始狀態的代名,是宇宙未分前渾沌一片時的「一」。莊子想帶我們回歸意識最深,那與宇宙融合為一,不知怎麼描述的老家。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焦廷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人的意識如大海,表面意識只是波浪起伏的浪花,潛意識的大海深不見底。「心齋」逐個層次地帶我們深入親臨那不可見底的底。人的五官中,以聽聞覺知最為靈敏,眼看前方而耳聽八方,所以心齋也像觀音法門一樣,由聽聞切入修行。但「聽」不是以耳朵來聽,耳朵聽的只是聲音;也不要以心來聽,心會分別好惡,只挑符合己意的聽。這兩者都在意識表面的浪花上聽而已。莊子遂提出「聽之以氣」。用氣來聽,做為深入意識裡以整個心靈來聽的第一步。但這個「氣」不是身外空氣的「氣」,而是內在身內的氣。古人把身內的氣分成有形可感覺的「氣」;與無形感覺不到的「炁」。氣的含義是無妄念,或無念。古人對這「無念」言之多矣!例如儒家的「慎獨」、「格物」、「中庸」,道家的「坐忘」、以及在菜根譚更清楚標示:「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的功課,都在告誡我們不要有妄念。心齋要我們在無念的狀態下去聽,這才是「聽之以氣」。在潛意識的大海,如此由「氣」深入到以無念的「炁」來聽,這樣才是以全心靈在聽的「聽」。這時內心是一種虛冥狀態,因為虛冥無物,故稱之為「虛」,而「集虛」是要在這「虛」的狀態體驗愈深愈好。「集虛」日久會有覺知的靈光呈現,然後才進入真正的心齋,故曰「虛者心齋也」。所以,心齋是一種無念的功夫,在無念中把心地洗滌淨盡,這修持不僅可去病,也可以入道。病因是妄念與欲望的累積,使細胞在壓力下失去天然秩序。我們提出「清富」觀念,呼籲在生活中,一方面「腦筋要跟上時代」,一方面「心靈要貼近自然」,其原因在此。焦伯伯走了,他留下的心齋一直在我心中盪漾,那堅定又親切的笑容又時刻在腦裡出現。那笑容的堅定是「腦筋跟上時代」的「堅定」,那親切是「心靈貼近自然」的「親切」。朋友啊!你也在這笑容中學到了心齋了嗎?(作者為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