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車司機張德正開車衝撞總統府是樁不幸事件,
泡菜料理
,總統府第一時間宣布「排除政治動機」,
自然排序
,反而引來更多政治矢石:有人酸總統無能,
團購肉乾推薦
,有人譏維安失靈,
冷凍食品
,有人要求總統府搬走。今天的台灣政治,
關鍵字廣告
,儼然已變成一個公共垃圾桶,
韓國泡菜
,人人有權向它傾倒情緒垃圾。
張德正自稱是「不滿政治」而衝撞總統府,
年菜預購
,因此,說他「沒有政治動機」,恐是阿Q反應。但重點在:張德正的行為是正當抗議或暴力行為?他是一時失控或預謀滋事?是神智失常或恐怖行為?
作為公民,張德正當然有權向政府表達不滿。但他因家務暴力而遷怒司法,又因不滿判決而遷怒政治,進而策劃衝撞總統府;這樣的行為,恐怕無法用「政治動機」來遮掩或放大。問題不在總統府多麼神聖不可侵犯,而在張德正選擇的手段危及不特定公眾,是嚴重的公共危險;如果造成其他民眾或憲警傷亡,人們還能輕鬆笑看此事嗎?
兩個多月前,美國一名產後憂鬱症婦女開車帶著嬰兒試圖闖越白宮檢查哨未遂,在國會山莊一路衝撞逃跑,最後在追逐中遭員警擊斃。儘管外界對警方用槍是否正當提出質疑,但當時是在嫌犯身分及動機不明的情況下,為當即維護公眾安全,警方請示獲准開槍。此事若發生在台灣,人們能從維安或公共安全的角度去理解此事嗎?
台灣政治越來越像個黑洞,什麼奇怪的東西都能被吸收進去。張德正因個人負氣而視死如歸地衝撞總統府,絕非烈士行為,也看不到任何英勇動機。事實上,從「鞋攻」到「車撞」,我們不該只看到民眾怒氣的延燒,亦應警覺政治已淪為公眾的情緒垃圾桶;而一個垃圾桶除了供人拋棄穢物,還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