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右)表示,
藻針
,中日雙方確認遵守中日4個政治文件的基本原則,
濾掛咖啡
,遵守有關歷史、台灣等問題達成的共識。歐新社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李克強首度訪日,
中古車轉手
,為中日關係帶來了大禮,
短期遊學
,年內安倍與習近平可望互訪、中日兩國交涉十年的海空聯絡機制有了成果,
台北壁癌處理
,連福島等十縣食品解禁都有了眉目。當李克強與安倍站在後面觀看前排各部會官員簽署著十份文件時,
美國冬令營
,那一刻,
花蓮長期照護
,即使被稱為最傾台的日本首相,安倍的心中恐怕也不曾想起台灣。去年最後一周,也在這版,我曾提起對新一年中日關係、台日關係的憂心。安倍對中政策調整當時已有跡可循,二○一八年作為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締約四十周年,很可能是中日關係的突破年。但當時我分析中日關係真正回暖還有待東風,而現在看來,川普大力揮舞保護主義大纛,正是揚起那陣東風的信號。 泛藍支持者對蔡英文政權最不能諒解的部分之一,在於她往美日傾斜的外交路線,但不論親中、遠中路線各有利弊。中共連拔我邦交國,當然是對蔡英文外交路線的否定,卻也同時凸顯馬政府時代仰賴中國善意、「一個中國」框架下的外交多麼脆弱。問題不在換軌,而於外交換軌後的作為是什麼?蔡政權上台兩年,與美、日關係的實質突破並不多,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日本的交流協會更名等,嫻熟外交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口惠實不至的改變,即便台日關係都不如馬政府時代簽下漁業協定更有斬獲。日本食品進口以科學根據作為管制基礎,近年已是國際共識,蔡政府卻沒有修正勇氣,眼看我們將淪為全球最末,台日關係怎可能有突破。中日會談此次重心在雙邊開展經貿合作,更不容忽視。這兩年,日韓不論官民之間,對台灣最關注的政策之一就是新南向,卻始終未得到可具體合作的框架。現在日中簽定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備忘錄,新設官民框架推進亞洲基建,雖無新南向之名,實質就是攜手南向。過去中日在印太地區的競爭,給了台灣在新南向與日本合作的空間,此一空間恐也將壓縮殆盡。誠然,中日合作很大原因來自於川普這個變數,而非兩國真正坦誠相交,並不穩靠。但自朝鮮半島至全球外交關係正面臨急劇變化,各國都在調整身段展現彈性,以因應時局可能的各種發展,唯有台灣仍老僧入定,大家背向國際只看著島內的吵嚷,真是讓人隔海看著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