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禮夫人為人類社會做出偉大貢獻,
粉絲團經營
,但在歷史上依舊沒有自己的「名字」。 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分享 facebook 在台灣只要碰到「課綱」二字,
客製化網頁
,馬上叫人腦袋打結,
網站租用
,一件簡簡單單的事,
客製化網站
,硬是搞成藍綠意識形態對決,
漸進式排名
,攪和到面目全非,
排名優化
,連問題出在哪裡都搞不清楚。「居禮夫人」要不要改稱,關鍵不在於該不該「冠夫姓」,關鍵在於為何對人類社會做出如此偉大貢獻的女性,在歷史上依舊沒有自己的「名字」。教科書上的「居禮夫人」一八六七年出生於波蘭華沙,本名Maria Skłodowska,後赴巴黎求學,與Pierre Curie相識結婚,入籍法國,以Marie Curie行於世。 而目前的爭議放在「冠夫姓」的政治不正確,故有人主張將「居禮夫人」改為「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此議一出,引起譁然,有人囿於舊習,拒絕接受任何更動,更何況是將簡單明瞭、家喻戶曉的四個字「居禮夫人」,改為一連串十二個字怪異不熟悉的翻譯姓名,當然更有人覺得此舉乃性別意識形態作祟,庸人自擾。但我們不要忘記,「居禮」是「夫姓」,「斯克沃多夫斯卡」則是「父姓」,依舊是傳統社會在「姓別政治」上的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而目前採用Maria Skłodowska-Curie全名並在父姓與夫姓間放入連接號以示等量齊觀的,多為波蘭國內的醫學中心、博物館等機制,刻意凸顯波蘭之為祖國、祖籍、祖名之重要,仍不脫占有式父權國家主義的盤算。所以問題的解決之道很簡單,就是將自然教科書裡的「居禮夫人」改為「瑪麗.居禮」,沒有詰屈聱牙的波蘭父姓讓人止步,也無須將「瑪麗」還原為「瑪麗亞」,畢竟「瑪麗.居禮」乃是其婚後對外所使用的姓名與自我認可。在十九世紀末的法國,婚後冠夫姓是法律也是常規,我們無須對個人有所責難,但將「居禮夫人」改為「瑪麗.居禮」,乃是讓榮獲如此之多世界第一的傑出女性(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唯一獲得物理學與化學兩種不同諾貝爾科學獎的人),終於可以以自己的名字流傳於世,而不再是以「夫人」之名附屬於先生(Madame在法文就是已婚婦人、太太的意思,並無特別敬重之意,頂多添上中產階級的想像)。如果我們不會在教科書中稱科學家吳健雄為袁家騮夫人或袁夫人,如果我們接受將早已慣習的「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那將「居禮夫人」改為「瑪麗.居禮」的舉手之勞,便是一個「性別轉型正義」的小革命。只是偉大的教育部推說所有教科書必須以國家教育研究院的公告內容為準,而國教院的翻譯名詞乃是「居禮夫人」,故所有教科書不會有所更動。這也就是說「隸屬於」教育部的國教院反倒成了上級機關,上級機關沒改,教育部只能兩手一攤、無可奈何。冬烘至此,也是獨步全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