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貝松的暑期大片「露西」,
鹿港特色民宿
,再度以聲光影像特效提醒世人:先進的技術只會凸顯創意的貧乏。「露西」的故事源自一個關於腦子的迷思,
台北手足保養
,那就是: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十的腦子,
餐飲冷藏櫃
,要是把腦子十足開發了,
金屬銘版製作
,可不得了。樊梨花移山倒海之能,
寵物用品專賣
,都不過是腦子的力量。
這個迷思並不新鮮,
工作桌
,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特有的自助產業。積極思考、以科學方法開發潛能,
印刷 台北
,都是這新興產業招徠顧客的關鍵詞。
其實宣稱人有潛能,與宣稱「人肚子餓了就要吃飯」一樣是廢話。教育的目的就是開發潛能,有源遠流長的自然史,不是人類的發明。哺乳動物斷奶之後,就必須學習求生本領。有複雜社會生活的靈長類,還必須學習社交技巧,才能生存與生殖。在人類社會中,這種本領叫做處世藝術。
不過我們稱為「藝術」的技能,並不指它們與音樂、美術同科,而是強調知與行的鴻溝:即使知道了原理,仍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難處。事實上,學習任何技能都得面對這個「藝術」問題,不只「處世」。在實行國民教育的國家,每個人從小就要受藝術的折磨。例如數學,背誦原理容易,應用原理就困難了。學校的考試,有些考題測驗的就是學生在各種情況中辨認出相關原理的能力,大部分人栽在這裡。補習班因而誕生,宣稱能夠傳授解題技巧。可惜任何值得費心學習的技巧都有「藝術」。補習班畢業生即使拿下高分,也證明不了他們學到的技巧是得分唯一關鍵。何況更多人上過同樣的課,成績依舊不如意。
既然心那麼難以捉摸,就有人將生意眼轉到腦子,於是補腦藥物、訓練腦子的科學方法紛紛上市。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十的腦子,是個以訛傳訛的迷思,反映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物質決定論。資本主義與科學都是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只不過在工業革命之前,科學家研究物質(包括人體與人腦),仍出自唯心的信念。
西方神經科學的第一個突破,完成於西元二世紀。希臘醫師蓋倫以動物實驗證明:全身神經都發源於大腦。但是西方的大腦科學沒有從此起飛。西方人解剖人腦,依然為的觀察腦子中的空洞,即腦室。因為他們相信,腦室是靈魂的居所;靈魂才是人身、人心的主宰。中國人自古講補腦,著眼點在養生、駐顏、抗衰老,而不是強化腦子以增強人的能力。
補腦的現代藥物與技術,一開始仍然以協助學習為賣點:學習時專心致志,學習後記憶常駐。到了知識爆發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吸收、消化大量知識、資訊,才能應付工作,而過勞、睡眠不足是生活常態,學習成為越來越難以實踐的精神境界。於是我們渴望以物質手段解決問題:將腦子當做可以用藥物升級的電腦。
現代大腦科學以物質術語重新詮釋「心」,對這種需求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學習成了大腦的可塑性:科學家發現了學習能改變相關神經元,例如增加神經元之間的傳訊管道,提升那些管道的靈敏程度。而且大腦的可塑性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一九九九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錢卓的團隊,在小鼠基因組中添加了一個固有基因,結果小鼠的學習能力大幅提升,轟動一時,為「聰明藥」提供了現成的想像基礎。
只是將人腦視為電腦的想像,總是忘了垃圾定理—垃圾進,垃圾出。硬體再高明也無法化腐朽為神奇。那可是藝術。偏偏科學對於藝術,連描述都做不到,更談不上電腦模擬了。以影像展現心的活動,是藝術。李安的「少年Pi」與盧貝松的「露西」都動用了先進的影像技術,哪一片是藝術?觀眾心裡有數。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