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一詞近年成為台灣社會的關鍵詞,
黑糖家
,世代衝突、世代剝奪,
台中排汗太空艙
,甚至世代斷崖,
台中南區老人安養中心
,都在描繪台灣世代間的歧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上周分兩批請導生到家裡吃飯,
網路行銷公司
,登記的卅人來了十八人,
台中兩小時按摩臉部
,缺席率是擔任導師廿七年來的紀錄。上周五,
退休規劃保險
,我為大一學生導覽圖書館,
台中夜市
,卅幾位走到四樓,
台中夜店推薦
,只剩下七位。本周一上午的課,
電動自行車補助
,缺席率兩成多,也創紀錄。廿七日中午,為了近來某些學生所提出的空間訴求,學校審慎舉辦說明會,我也是被指責的對象。我對學生失望嗎?有一點。很失望嗎?絕對沒有!民國八十年,我剛做專任老師,經常開車接送老教育家黃堅厚教授,他提醒:「每次上課,不要在乎空位,只要看到一雙雙渴慕知識的眼神,就覺得教育工作很棒。」為了這些眼神,鼓舞自己持續熱情,即使偶而小失望,還是對學子充滿希望。上周也對從事弱勢家庭服務的社工進行甄選,從申請者中篩選到廿二位,來面試的只有十三人。面試小組討論許久,六位可以派上場,其餘還差一段。對年輕社工,失望嗎?有一點。很失望嗎?絕對沒有!這些年,對來自各校社工畢業生,我仍寄予厚望,期盼他們成為服務案主的尖兵。明天就是青年節了,所有青年的老師或雇主都常面對「失望或希望」的考驗。不同世代之間必然有代溝,對各種議題難免意見分歧,年歲的烙印有差別,面對的生命難題不一樣。誰來跨越鴻溝?誰來促成理解呢?三月十八日起,聯合報推出一系列探討世代歧異的專題,針對六十歲的銀世代與廿歲的青世代有多角度的分析,發人深省。恰巧我剛一甲子,學生多數剛成年,在課堂中,以這個專題的內容與學生交換意見。我為他們寫的一封又一封信分享自己的心得,期盼他們多了解銀世代,鼓勵他們回信,六十歲的人還是能從廿歲的人學到不少。上學期末的作業,使我得到一百廿多封信,批改過程很愉快,激發自己對教育工作的熱誠。我不應該對廿歲的人失望,我也曾經年輕過,那時不願意年長者對自己失望,現在年長了,更應該與年輕世代一起成長。「教學相長」是老師這種職業的莫大樂趣,「跨越世代」是主管角色可以持續享受的經驗。就拿二十與六十來對比。失望只是一小塊,希望則是三倍大。年輕人不喜歡囉嗦,這篇分享就簡短些吧!祝青年節快樂,謝謝你們使我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