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起,
專業社群行銷
,四大場所內用餐飲,
粉絲團經營
,不得提供塑膠吸管。 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分享 facebook 七月一日起,
專業社群行銷
,幾類餐飲場所都不提供塑膠吸管了,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或許有許多不便之處,
專營FB粉絲團
,卻是台灣減塑的另一項里程碑,也是減少海洋廢棄物、重建環境價值的選擇;因為這一點點不方便,卻可能減少海龜、鯨豚等海洋生物吞食致死的風險。老實說,這一點還是要肯定環保署,願意踏出這一步,雖然禁令準備階段,出現許多思慮不周的差錯,但這一步踏出去,能夠帶領國人從日常生活的需要中反省、減廢,就像早期用慣了塑膠提袋,限用塑膠袋之後,減塑的習慣也能逐漸養成,比亞洲鄰近國家都來得進步。 不過,台灣的環保問題還是百廢待舉,只是忙碌的人們沒有時間關注。好比台灣西南沿海、潟湖廣泛使用的養蚵浮棚,用的幾乎都是保麗龍材質浮具,這些浮具經海水沖刷與拉扯,逐漸碎裂成細微顆粒,時間一久就成了奈米級的塑膠微粒,無邊無際地散布在海域裡,大一點的就卡在沙灘上,尤其就在五、六月,南部的部分海灘猶如「五月雪」、「六月雪」,違和的畫面令人不忍卒睹。環境髒亂難以清理,養蚵的環境成本轉嫁由全民埋單,成了環境不正義。重點是,如果「五月雪」、「六月雪」清理得了便罷,官方根本束手無策,只能任由保麗龍微粒汙染擴大、蔓延,但消費者通常不知道,吃下肚的美味鮮蚵可能是犧牲環境換來的。保麗龍已列為毒塑膠,除了小碎末無力處理,保麗龍因孔隙多,會吸附海水中的有機汙染物是一般塑膠的八至廿倍,即使變成極細的微粒狀,都能被生物吸收。而蚵(牡蠣)是濾食性生物,專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類等,具淨化水質功能;人們不斷製造這些保麗龍微粒,一旦經由浮游生物進到蚵的體內,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就等於吃進自己製造的垃圾,成了「因果循環」。民間不斷呼籲政府要禁用保麗龍養蚵浮具,改成PE浮具,但一開始官方只從養殖漁民的生計著想,考慮兩者價差逾倍而猶豫不決,加上民代從旁施壓阻撓,讓亂象持續。如今隨著技術進步、價格漸趨合理,加上政府祭出補助措施,該是大刀闊斧、撥亂反正的時候了。以台南市政府日前宣稱的養蚵保麗龍浮具禁令為例,看似鐵腕要求保麗龍浮具必須包覆,否則一具開罰一萬元,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禁令恐治標不治本,成效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