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正宗醫師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大四發病 決定投入研究因為阿公是接骨師,
手工具 台中
,興趣、以及長輩的期望,
水塔清洗
,走上學醫這條路,
電商一條龍服務
,就讀陽明醫學院(現陽明大學)時,
燕窩胜肽
,還在校內創立「針灸俱樂部」研習針灸。就讀大四時,
獎座
,也就是22歲,
機車工具箱
,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發病之初,
財神洞
,起床後常感腰痠背痛,
五金工具品牌
,到後來全身痠痛厲害,尤其是髖關節疼痛難耐,有時痛到走路一跛一跛的,最嚴重是大四時,連續痛三、四個月。我剛開始以為是打籃球造成的運動傷害,吃了止痛藥卻不見效,後來哥哥提早我半年發病,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因為僵直性脊椎炎與遺傳基因HLA-B27有密切關係,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果不其然,半年後,我也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我當時的想法是,為什麼很多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確診後,害怕就醫?原因是很多病患不了解,因此產生恐懼,不知如何面對它,我既然學醫,何不投入相關研究?透過了解它、戰勝它,也可以幫助其他病患。因此,我在選科時,選擇免疫風濕科,跟著國內免疫風濕科權威藍忠亮及鄭賀雄醫師學習,先後加入台中榮總、高雄榮總免疫風濕科團隊。我從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完成專科醫師訓練,下鄉至嘉義榮民醫院服務,之後攻讀中國醫學大學中西醫研究所,希望結合中草藥研究,替自己及病友找出最佳治療方法。之後轉至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攻讀博士。我也時常主動接觸國外藥廠,爭取新藥到台灣進行人體試驗。模範病患 服藥作息規律我自己就是病友,比別人更能體會「當藥效碰到瓶頸期的無助與惶恐」,也從一邊做研究、一邊接受治療中,體認到「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不可怕,只要正確診治,就可以獲得良好控制」。我是一個聽話的病患,不但配合醫囑按時服藥,而且生活、飲食也很規律,垃圾食物戒掉,我也打籃球、游泳,養成運動習慣,病況獲控制,沒有再復發,直到大七擔任實習醫師,因輪值、熬夜,作息不正常,可能因此又發病。這讓我深深體會到,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慢性病,要有長期作戰打算,除了按時服藥,生活作息也一定要規律,即使後來擔任醫師、教授,並帶領醫療團隊,還要兼顧家庭生活,我努力做好時間管理,時間都要有效利用,盡量每天晚上11時就寢、早上6時起床,中午小睡一下。飲食方面,飲食力求清淡,以前學生時代,愛吃垃圾食物、愛喝可樂,因為想到發病的痛苦,儘量少喝、少碰,進入社會後,難免遇到應酬,我也會克制一下,若過量,下一餐多吃點蔬菜均衡一下,或增加運動量。在運動上,僵直性脊椎炎病患需要養成運動的習慣,尤其以緩和運動尤佳,例如游泳;較不適合過於激烈、較易因衝撞而受傷的運動,例如橄欖球等,若要打籃球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我從學生時代就愛打籃球,罹病後,我繼續打籃球,而且有做好防護措施,我也游泳、騎單車健身。調整心態 積極面對病情身為病患又是治療專科醫師,我發現許多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因為害怕,不敢就醫,延誤了病情,也有的病患到處看國術館、骨科或中醫,病情卻無法改善,讓我深覺,病患的衛教,除了生活、飲食調整外,心態的調整也很重要。在嘉義榮民醫院時,創立免疫風濕科,並且與台大教授劉華昌、台北榮總醫師林孝義共同鼓勵病友成立僵直性脊椎炎(AS)關懷協會。也架設「魏正宗醫師的部落格Dr Wei Blog」(http://drwei.blogspot.com/),提供病友諮詢與衛教。及早治療 權威專家苦勸為我治療的是當時中國醫藥大學附醫副院長藍忠亮,他曾任美國Johns Hopkins醫學中心免疫風濕科研究員,是全身性紅斑狼瘡、各種自體免疫疾病,以及急慢性關節炎的權威專家。被問及治療經驗中有什麼憾事?他不改熱腸,苦口婆心道:「明明可以治療,可以早期診斷,為何這麼晚才來?」及早接受治療還是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不二法門。 醫學辭典》愈動愈不痛 愈不動愈痛僵直性脊椎炎(AS)是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至40歲之成年人,男女比例約3比1,全台約有4萬名至5萬名病友。此病和一種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HLA-B27)有密切關係。主要症狀為下背部疼痛、脊椎僵硬、腰椎運動範圍受限、X光檢查有兩側薦腸關節炎。患者會因脊椎發炎,導致駝背,甚至行動不便。「運動」是AS患者最基本的治療,所謂「愈動愈不痛,愈不動愈痛」,而基本原則是每天做,持之以恆。尤其睡前,要作柔軟及伸展脊椎的運動,以預防脊椎變形;最好是溫和、有氧、循序漸進的運動,同時應盡量避免可能發生劇烈撞擊的運動,例如搏擊、橄欖球等。,